永辉超市专业配资平台,这个曾经在中国商超领域叱咤风云的巨头,如今却陷入困境,不得不引入新的资本力量来寻求变革。而名创优品,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在全球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此次两者的结合,无疑为永辉超市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人们对中国商超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充满了期待。
2025年3月21日,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永辉超市业绩会上直言,2025年永辉超市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减亏。
回溯到2024年9月23日晚间,名创优品发布公告,宣布斥资63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一举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名创优品凭借售卖各类“小玩意”发家,而永辉超市作为昔日零售巨头,彼时已陷入发展困境。这一收购消息,在零售行业激起千层浪。
永辉超市
叶国富曾公开放言:“我在全球看零售业,别的地方我(可能)会做错,但在零售这一块我绝对不会做错……永辉现在的价格是最低点,很多人都看不懂,我认为这恰恰是最好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永辉超市正经历着基于胖东来模式的深度改造。自2024年5月起,永辉超市开启学习胖东来的调改之路,这一举措迅速吸引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到了下半年,永辉超市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化,使其成为零售行业的流量焦点。
永辉超市:
从行业龙头到经营困境,能否重现辉煌?
创立于2001年的永辉超市,凭借“农超对接”这一创新模式,以及在生鲜领域的特色经营,迅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商超行业中脱颖而出。2010年,永辉超市成功登陆A股,荣膺“生鲜第一股”的称号。上市后,永辉超市不仅将“生鲜+”的全新概念推向市场,更通过整合上游优质采购资源、搭建高效物流配送体系、引入先进冷链保鲜技术,以及构建智能化中台管理系统,打造出了一套领先行业的供应链体系。
西南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生鲜行业普遍损耗率在20%~30%,而永辉超市却能将生鲜损耗率控制在3%~4%。此后十余年,永辉超市持续发力,供应链建设实现全国性覆盖,门店网络更深入下沉至六线城市。在2016年至2019年的黄金时期,永辉超市营收增速始终保持在15%以上,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产品的首选商超之一。
永辉物流
然而,近年来电商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商超带来巨大冲击,永辉超市客流量大幅下滑。与此同时,社区团购、前置仓和即时零售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进一步削弱了永辉超市在生鲜领域的优势。在内部管理上,永辉超市的扩张策略也出现偏差。2017年推出的“超级物种”新零售,因运营成本过高,加之市场竞争激烈,不得不进行收缩;2019年推出的社区小店Mini店同样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这些尝试不仅消耗了大量资金,还分散了企业精力,导致核心业务竞争力不断下降。
面对这一困境专业配资平台,叶国富认为,在胖东来调改帮扶下,永辉超市已迎来发展拐点。他看好“胖东来模式+永辉超市全国渠道”的组合,未来永辉超市能在渠道升级和供应链自建方面与名创优品形成协同效应,助其重回发展正轨。
名创优品:凭硬核实力,引领零售新变革
叶国富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源于名创优品亮眼的业绩表现。名创优品公告2024财年数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2.8%,达到169.94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6%,攀升至33.1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4%,高达27.21亿元。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饱受争议,名创优品无疑是零售行业的一匹“黑马”。2013年,名创优品打造时尚休闲生活百货零售品牌,凭借独特的商业理念和高效的运营模式,短短几年便在全球11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超7,000家门店。
名创优品的成功,离不开其坚守的“三高三低”原则,即高颜值、高品质、高频率更新商品,同时做到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通过与迪士尼、三丽鸥、宝可梦等全球近100个知名IP合作,名创优品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兴趣消费,打开了新零售的增长空间。
名创优品
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同样是名创优品制胜的法宝。名创优品在全球构建了庞大的供应商网络,与1,400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优质供应商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借助大规模采购和集中配送,名创优品有效降低了采购与物流成本,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高性价比的商品。
2024年,名创优品推出“24小时超级店”这一新业态,定位为前置仓,旨在满足3~10公里内消费者线上下单、一小时送达的即时需求。目前,“24小时超级店”已开出超200家,并成功接入美团和饿了么平台。布局即时零售,正是名创优品多年深耕供应链的成果体现。
在供应链管理上,名创优品有一个“711理念”,即从10,000个产品方案的大型创意库中,每7天推出约100个新SKU,确保门店近万个SKU持续更新与优化。此外,名创优品搭建数字化管理系统,对采购、生产、配送、销售及库存管理等全流程进行实时监控,极大提升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与响应速度,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
如今,年营业额超百亿的名创优品,正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供应链实力,为传统零售行业带来新的变革与思考。
变革:三大举措赋能零售新生态
在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后,叶国富迅速组建改革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全面主导永辉超市的改革。在2025年3月17日的永辉股东大会上,叶国富提出将深入推进组织、运营和供应链三大领域的变革。他认为产品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因此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提升产品品质与优化产品结构方面。永辉超市后续将适当降低生鲜品类的占比,提高加工品类占比,同时聚焦生鲜大单品的采购。
一场影响深远的供应链变革已在永辉超市悄然启动。从组织架构来看,新体系采用“总部-大区-门店”的三层管理模式,将全国划分为28个大区。这一举措减少了管理层级,赋予一线员工更多的决策权,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同时,在平台层面实行中心化运作,整合运营中心(由筹建支持部与运营支持部整合而成)、商品中心、品牌营销部、到家事业部等多个服务支持与赋能单元,强化内部协同。
叶国富认为,自有品牌是提升超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计划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推动永辉超市自有品牌达到整体销售额的40%。为实现这一目标,名创优品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供应链资源与产品研发方面的优势,助力永辉超市打造自有品牌体系。通过开发更适合超市的优质家居用品等自有品牌产品,永辉超市能够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
在叶国富的规划中,名创优品与永辉超市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永辉超市遍布全国的渠道网络,有助于名创优品在更优质的地段开设门店;而名创优品成熟的自有品牌供应链体系,能帮助永辉超市构建差异化的自有产品结构,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双方共同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探讨:中国商超发展新方向
在消费升级浪潮下,消费者对品质与服务的追求愈发强烈,中国商超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从叶国富对永辉超市展开一系列改革中,我们可以洞察中国商超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和观念的转变,对品质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永辉超市在改革过程中,深度学习胖东来的经营理念,将提升服务质量作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打造让消费者充满幸福感的门店。未来中国商超将更加注重品质零售,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胖东来
此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商超将借助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提升运营效率并改善消费者体验。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商超能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实现产品信息的精准推送;利用智能化库存管理系统,精确控制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自有品牌既能提高超市的毛利率,又能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增强差异化竞争力。永辉超市计划将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提升到40%,这一战略布局反映出未来中国商超可以通过加大自有品牌的开发力度,推出更多契合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产品。
“在零售这块我不会做错”,叶国富引入的胖东来模式,为永辉超市的改革注入了新活力。他认为胖东来模式优于Costco、山姆等国际零售巨头,是“中国超市的唯一出路”。我们有理由期待,“胖永辉”的转型探索,能为中国商超零售行业的发展开辟新路径,提供全新的思考方向。
END
《现代物流》| 文章精选 134期
引领产业发展专业配资平台,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